做好垃圾分类 推动绿色发展 信息学院团总支湿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参观实践活动圆满结束
责任编辑:梁彬 罗艳红 时间:2021-04-16 点击数:
(通讯员:骆昊 梁好)垃圾分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,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大事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广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法,增强学生规范投放垃圾的的意识,4月14日下午,信息学院团总支组织学生代表参观关东街湿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。此次参观实践活动以“保护母亲河,践行垃圾分类——长江广西段沿线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情况调研”课题为理论指导,在课题负责人魏晓菲老师的带领下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为青年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环保主题团课,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生活垃圾处置终端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景象。

下午两点,同学们来到关东街湿垃圾处理中心参观,该中心于2021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。湿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了微生物处理技术,利用湿垃圾生物处理设备,将湿垃圾进行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处理,最终将湿垃圾转化为可做园林绿化的肥料,变废为宝。在这里,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湿垃圾的处理方法,同学们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,了解到了湿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全过程。

同学们参观湿垃圾处理中心的堆肥区

同学们听工作人员介绍垃圾处理设备工作原理

同学们观看垃圾分类宣传片
随后,同学们来到位于华师园北路的华丽环保工业园,在园区垃圾分类展览馆,同学们观看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片,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参观了垃圾分类的历史,政策支持,广西垃圾分类开展情况,垃圾分类方法及各类垃圾的处理方式,并实际体验了变废为宝的手工艺制作活动。

同学们听讲解员介绍垃圾分类的分类方法

学生在观看垃圾变废为宝的手工作品

此次参观活动,不仅是一次环保参观考察,更是一次环保教育。垃圾处理方式的进步,体现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、社会的前进,但真正要做到分类处理,更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。在参观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参观,见识到了最新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,真正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,以后不但会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,更要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,自己的一个举手之劳,垃圾也能变资源,环境也能变得更美好!